2025年乙巳蛇年新年,是“新年——我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安排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后的第一个新年。为展现中华优秀前史传统文化,表现申遗作业成效,丰厚公民群众精力文化生活,我国前史展览馆、我国工艺美术馆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于2月11-12日(正月十四、十五)在北京中轴线举行“风俗展演闹兴旺 博物馆里过大年”主题系列活动。该活动将金华的龙舞(浦江板凳龙)、
板龙(许宅花灯),是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作为东阳区域最具代表性的龙灯,显示了东阳公民的百工手工,在浙江省各类板凳龙中独具一格。本次金华进京展演的板龙(许宅花灯)共3条,一大两小,由花灯制造技艺(东阳针刺无骨花灯)代表性传承人许宾制造。
许宾本次制造的3条龙均以我国红为主基调,龙头选用许宅花灯的传统型制,鳞片为东阳南乡一带龙灯特有的“斧头鳞”款式,尽显威武霸气。龙背上贴有“安居乐业,风调雨顺”“祖国山河好,华夏气候新”等书法字样,寄寓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夸姣祝福。
作为“85后”传承人,许宾深知龙灯需求与时俱进、移风易俗。本次他在连续传统龙灯竹编骨架的基础上,为板凳龙参与多处新颖的规划:用棉布替代传统的棉纸进行裱糊,大大下降运送、表演过程中龙灯破损的可能性;龙珠和龙眼可随人的摇动而活动,栩栩如生;龙爪上装修两盏东阳针刺无骨花灯,龙背上的文字以剪纸的方式出现,显示精美感、立体感;考虑到表演现场不能运用明火,龙内部用灯泡替代蜡烛。他在制造过程中,还学习其他区域龙灯的骨架形状、彩绘方法,并融入竹编、木雕、绘画、剪纸等多项传统技艺。
实际上,本次参与“风俗展演闹兴旺 博物馆里过大年”主题系列活动,将是板龙(许宅花灯)第5次露脸北京,仅最近2年,许宾就携该项目参与了2023年国家大剧院“婺风遗韵·春天里”金华非遗周活动、2024年我国非遗馆世界茶日“婺风遗韵”系列活动和“气候万千——我国非遗维护实践主题展”。除进京展现之外,他也会安排由许宅乡民、东阳工作技术学校学生组成的“舞龙小队”,在浙江、江苏、安徽、重庆等地广泛开展板龙(许宅花灯)的展演推行活动。
一条板凳龙,寄托着人们对安全吉利的朴素愿望,传达了民间传统文化跨过时空的魅力。许宾等待,在本次活动中,东阳的板龙(许宅花灯)能展现出最好的一面,“金华的龙灯自身就很美,我尽力把它做得更精美,到达老少皆宜的境地,希望能得到全国各地人们的喜欢,日后还要争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