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莫让安全管理人员沦为“背锅侠”

发表时间 : 2025-04-11 18:40:51  来源 :   浏览 : 1

  近期,宁夏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2·02”事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事故的详情来源于某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宁夏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2·02”事故调查报告》。此报告对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责任认定等方面做了阐述,成为大众了解这起事故的重要依据。随着事故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网友们的评论如潮水般涌来。在各大社交平台和行业论坛上,相关话题热度持续攀升。

  宁夏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2·02”事故,堪称一记狠狠抽在安全生产监管脸上的耳光!安全总监和安全科长明明拒签作业票,尽到了基本职责,却最终锒铛入狱,这是什么荒谬绝伦的判决?此事一经曝光,舆论哗然,可这背后深藏的安全监管乱象,难道还不该引起所有人的深刻反思吗?

  回顾这起事故的时间链,完全就是一场“失职接力赛”。11月29日,公司经理徐某某轻飘飘地安排布袋除尘器检维修作业,既不明确分管领导,也不制定具体方案,更别提统一协调指挥了,这不是在给事故埋下定时炸弹吗?12月1日,车间副主任陈某某申请动火、高处作业票证,因安全措施未落实被安全科果断拒批,安全人员此时做得无可挑剔。但到了12月2日,陈某某无视规定,在无方案、无票证的情况下擅自组织维修,操作工殷某更是肆意违规调小鼓风机阀门,最终引发布袋除尘器闪爆,鲜活的两条生命就此消逝,一场本可避免的悲剧就这么发生了!

  再看责任认定,简直是黑白颠倒!直接操作层的陈某某、王某、殷某,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行为恶劣至极;车间管理层对违章作业视而不见,毫无作为;公司决策层的徐某某等人,失职失管严重,可他们受到的处罚呢?不过是“挠痒痒”般的轻罚。反观安全总监赵某某和安全科长李某某,仅仅因为所谓的“未采取比较有效措施制止作业”就被判刑。“有效措施”的标准在哪?安全人员在企业里本就权力有限,只有建议权却无强制权,难道要他们手无寸铁地去和违规作业的人拼命吗?要求他们24小时不眠不休盯守现场,这合理吗?这种“无限责任”的逻辑,就是在把安全人员往火坑里推!

  企业负责人徐某某,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公然违反《安全生产法》多项规定,未组织制定检维修方案、未保证安全投入,这些都是不可饶恕的失职行为。在日常经营中,徐某某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漠视更是贯穿始终。安全投入方面,为降低成本,在安全设备的采购上能省则省,本该定期更新的关键安全防护设备,因他的决策被无限期搁置,设备老化严重却依旧“带病上岗”。 然而,事故调查报告对他的责任认定含糊其辞,一句“安排不具体”“未统一协调”就想敷衍过去,最后仅处以行政处罚。而安全人员却因“未制止”就要承担刑事责任,这不是赤裸裸地违反“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原则吗?如此处理,无疑是在变相鼓励企业管理层肆意逃避责任,以后谁还会把安全生产当回事?长此以往,企业在追逐利益的道路上将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忽视安全,将员工的生命安全置于险境。

  设备管理在这次事故里更是漏洞百出,宛如一个巨大的黑洞。报告对企业是否设立设备管理部门只字不提,设备检维修责任混乱不堪。盲板抽堵作业,这么关键的操作居然没有执行票证制度,设备管理部门难辞其咎!深入探究显而易见,企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执行形同虚设,设备长期缺乏有效维护,一些关键零部件磨损严重却未按时换,导致设备正常运行稳定性大打折扣。设备更新改造也毫无规划,陈旧落后的设备在高负荷运转下,随时有可能出现故障。

  还有,设备部门是否制定了科学的检维修流程?有没有对员工做工具使用规范培训?这些关键信息一概缺失。分管设备的副经理只受到轻微处罚,设备部门负责人(如果存在的话)更是直接隐身,“管设备必须管安全”彻底沦为一句空话,沦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柄!这种设备管理的混乱状态,不仅在此次事故中暴露无遗,更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引发新的灾难。

  如果按照现有报告对这起事故进行定论,那将是对整个安全管理职业的毁灭性打击!安全监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本就如履薄冰,时刻承受着巨大压力,他们努力坚守职责,却要为他人的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买单,承担过重的责任。长此以往,还有谁敢投身这个行业?谁还愿意在安全监管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难道要让安全生产防线彻底崩塌,让更多的悲剧不断上演吗?

  建议立刻采取行动!有关部门应马上重启调查,彻查事故真相,以严谨的证据和公正的法律为准绳,重新划分责任。要明确安全监管人员的职责和权力,赋予他们切实有效的强制手段,让《安全生产法》赋予的“制止和纠正权”真正落地,不再是一纸空文。在事故责任认定和处罚方面,必须一碗水端平,严格依照法律和法规,对各层级人员的履职情况做细致审查和严肃处理,杜绝“抓小放大”“高举轻放”的乱象。对公司负责人,必须强化他们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一旦失职,绝不姑息,严惩不贷!同时,要格外的重视设备管理等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完善相关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差错。

  安全监管人员不是“背锅侠”,更不是任人宰割的“替罪羊”!他们是安全生产的“守门人”,是企业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者。我们一定要为他们创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可以安心履行职责,而不是在恐惧和迷茫中艰难求生。只有这样,安全生产才能真正得到保障,类似的悲剧才不会再次重演,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远离安全生产事故的阴霾!

  当我们把原本属于全社会、全行业、全流程、全员都必须参与并为之负责的安全,过度集中到某个部门、某个机构、某个人时,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这篇文章说得很对,安全监管人员不是保安,他的职责在《安全生产法》里已经明确了,安全员是安全监督职责,不是执行任务。那么三管三必须这句话难道是空话?你如果是管生产,你的安全措施不落实,你怎么能生产?而且安全员监督你去落实措施,而不是他自己去执行。生产的利益在于执行人,安全监管只是协助和监督落实,法律宣贯,规范指导,培训,协调。而不是生产执行人,安全事故他不是主要责任,最多就是监管不到位之责。判刑的话就是闹剧了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法明确要求相关企业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法律的出发点原本是想让企业有一个专业部门来统筹、培训、监督、协调安全生产工作,真证落实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达到事故预防的目的。 可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根本让你措手不及。 我们的管理决策者虽然多是业务高手、谈判高手或资源整合高手,但大都未接受系统的安全生产理论培训,也缺乏实践。所以,总是习惯性将安全管理都当成是安全部门的事。 当我们把原本属于全社会、全行业、全流程、全员都必须参与并为之负责的安全,过度集中到某个部门、某个机构、某个人时,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当地时间4月9日,美联储公布3月会议纪要,警告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美联储官员也表示,预计今年美经济稳步的增长将明显低于预期。美国新一届政府不断挥舞“关税大棒”,在全世界内制造巨大混乱和不确定性,引发国际舆论对“特朗普衰退”和“美国风险”的担忧。

  近日,吴女士一家高高兴兴入住了新房,18天后她收到一笔自动扣款信息,水费:39390.30元!一番查询了解后,吴女士发现了自己交了另一个小区一整幢楼的水费。

  受到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持续冲击,当地时间周三,欧洲主要车企的股价普遍下挫。当前,英国、德国等多家车企已经陆续宣布暂停发货、闲置工厂等应对措施。CNBC 蒋钰:当地时间周三,欧洲汽车巨头的股价继续受到了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延续了近期的跌势,截至收盘普遍下挫。

  500万美元一张目标富有移民,美国商务部长:将在一周内开始发放移民“金卡”

  非必要不外出!“历史罕见”大风周末将袭北方,局地阵风超13级;南方今年最强风雹来袭,局地有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剪辑:鲲鹏)

  预警!这周末非必要不外出,中国气象局启动III级应急响应,10级狂风堪比台风过境

  这些食物被叫“毁肾王”!其中一类肾毒性超强!不少人曾吃过,以后千万别乱吃了

  因为相信它们能“清热解毒”、“降火明目”,有不少人曾生吞过动物的胆,比如蛇胆、鱼胆!殊不知,动物胆汁中的有毒物质就储存在胆囊内,人在服用后,有可能引起多脏器损伤,包括肝衰竭、肾衰竭。

  四川省达州市监委4月10日消息,四川中航路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胡晓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四川省纪委监委驻蜀道集团纪检监察组正对其进行纪律审查,经四川省监委指定达州市监委管辖,达州市监委指定开江县监委管辖,开江县监委正对其进行监察调查。

  4月10日,在加拿大温莎站跳水世界杯训练馆,全红婵与教练陈若琳、队友陈芋汐及郭晶晶合影,全红婵坐在郭晶晶腿上,两人笑容灿烂。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

  宣传文旅安全法规,普及安全知识,分享安全经验,总结安全经验,升华安全素养。

  冀ICP备2021014762号-2